CLE中國授權展快訊 | 85部、64%的占比,2020上半年IP劇「逆流而上」
CLE中國授權展訊,市場逐漸回歸理性,影視行業IP的力量更加不可小覷。
如果說3年前IP風靡還摻雜著過多泡沫,那么從2019年影視行業全線提質至今,劇集市場IP由虛向實的變化肉眼可見,行業的真實力量“小荷才露尖尖角”。與此前動輒過千萬的IP版權市場不同,如今更多賣方希望和靠譜的買方合作,不少原本的買方也開始尋求性價比更高的IP,甚至開啟自我培育IP之路,而這一切背后的邏輯都基于優質內容釋放的價值。
2020年已經過半,劇集市場上IP的表現究竟如何?又有哪些機會開始凸顯出來?下半年IP劇又將去向何方?今天,IP價值官(IP-Valuer)就從2020上半年劇集市場的IP表現說起。
IP劇同比上漲9%,網文依舊是IP改編重地
2020上半年,IP劇整體表現十分亮眼。從1月1日上線的“唐人宇宙”首部網劇《唐人街探案》,到6月最后一部上新IP劇《不說謊戀人》,整個上半年上新IP劇集超過85部(不含影書同步聯動作品),占比高達64%,與去年同期相比IP劇數量增加約25部,上漲近9個百分點。
從整體口碑表現來看,與去年同期近30%IP劇集豆瓣未開分相比,2020上半年上新IP劇截至發稿前,未開分作品占比僅有16.2%。從豆瓣平均評分來看,上半年并沒有因為IP劇集數量的增加影響整體口碑,平均分依舊與去年同期持平,達到6.2分。
但從及格率來看,今年上半年IP劇集整體質量較去年同期向前邁進了一大步。IP價值官(IP-Valuer)統計顯示,2020上半年共有48部IP作品豆瓣評分越過及格線,及格率達到59%;與去年同期約42%的及格率相比,可以說2020年IP劇整體口碑進步神速,豆瓣評分破8分的劇集達到5部,而2019年全年破8分的IP劇集僅有4部。
向上游追溯,2020上半年IP劇內容主要來源于網絡小說改編、老劇/海外劇翻新、動漫IP改編、系列IP持續開發。在這4個源頭中,網絡文學依然是絕對主陣地,老劇翻新有喜有憂,動漫IP潛力不小,系列IP表現出人意料。
統計顯示,由網文小說改編而來的劇集作品達到67部,占比高達78%,成為IP劇的重要內容源頭,不僅有《絕代雙驕》《三生三世枕上書》《北靈少年志之大主宰》《清平樂》等重量級IP劇集;也有《小女上房揭瓦》《少主且慢行》《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等高甜撒糖劇;還有《龍嶺迷窟》《我是余歡水》《十日游戲》《隱秘的角落》等精悍小短劇。
老劇/海外劇集翻拍,在上半年表現也是相對搶眼的。國內老劇與海外經典各占據翻新劇半壁江山。先來看國內,上半年一共有4部老劇翻新作品,《忘記你,記得愛情》《你是我的命中注定》兩部作品分別改編自經典臺偶劇《王子變青蛙》和《命中注定我愛你》;輕喜劇《歡喜獵人》改編自港劇《我和僵尸有個約會》;郭靖宇導演的《小娘惹》高度還原了2008年版本。但整體來看國產劇翻新成績令人擔憂,口碑集體滑鐵盧,熱度也大不如前。
與國產老劇翻拍口碑流量雙失利相比,海外劇落地本土,整體聲量較高。其中3部由日劇翻拍而來的作品播出期間話題度都不低。《安家》改編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落地中國,少了一份二次元的夸張感,多了一份現實感;改編自日劇《母親》的《不完美的她》則在陣容上十分吸睛,周迅、趙雅芝、惠英紅三位實力女演員同框飆戲成為一大看點;《誰說我結不了婚》翻新自日劇《我選擇了不結婚》,將中國熟齡女性的婚姻困境展現出來。三部日劇翻新作品,雖然熱度不低,但爭議也不小,海外劇如何落地本土可能還需要持續探索,但與國內老劇翻拍集體不及格相比,這幾部海外劇翻拍整體質量還是值得一看的。
漫畫IP改編長劇的潛力開始凸顯出來,上半年共有三部IP劇改編自漫畫作品,從整體表現來看,《熱血同行》有黃子韜、易烊千璽加盟,吸引了不少粉絲;《手可摘星辰》《不說謊戀人》也都表現可圈可點。
系列IP作品,即我們俗稱的“劇N代”,上半年整體表現似乎打破了“一代不如一代”的魔咒,豆瓣均分達到6.32。《鄉村愛情12》《劉老根3》兩部極具東北特色的系列IP作品,依舊實力能打,還俘獲了一大波年輕觀眾的心;《奈何BOSS要娶我2》雖然口碑略低,但熱度絲毫不輸前作,疫情期間成為不少觀眾的心頭小甜劇;《愛情公寓5》更是以46.5億有效播放領跑2020年上半年劇集市場。
網播IP內容玩法齊發力,輕體量甜寵懸疑成寵兒
整個上半年,在內容體量上IP劇成為劇集市場的主力軍,在創新玩法上,IP劇也走在前列。而在眾多IP劇中,輕體量甜寵、懸疑類作品C位出圈。
1、網臺IP齊發力,粉絲效應加持,IP劇成創新探索首選
2019年年末網臺聯動TOP10中,IP劇集占比雖然整體靠前,但僅有4席,2020上半年,網臺聯動TOP10上新劇集中,IP劇占比高達90%,就連原創劇本作品《局中人》也成為影書聯動的代表。
近幾年隨著網絡視頻平臺的快速發展,網絡平臺已經成為IP劇首發集聚地。數據顯示,上半年共上新近100部網絡劇,其中IP劇占比高達73%;在上新IP劇領域,純網播IP劇集比例更是高達82.5%。《三生三世枕上書》《三千鴉殺》《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在播出期間熱度居高不下。
IP劇天生具有流量優勢,原著已經過市場檢驗,集聚了一波原著粉,改編成劇集作品或許會有爭議,但粉絲的關注度卻不低,上新開播,絕大多數原著粉都會來捧場,改編整體OK原著粉會自動化身“自來水”。在“粉絲效應”的推動下,IP劇成為平臺試水新玩法的首選。
去年暑期大熱的《陳情令》率先在粉絲群上演“超前點播”,“原著IP熱度+人物高還原度”讓這部IP作品超前點播吸金1.5億,也讓更多人看到了IP的粉絲力量。去年年末的《慶余年》,粉絲一邊嫌50元超前點播太貴,一邊每集3元超前看停不下來。2020上半年,這一基于“粉絲效應”的創新盈利模式更加常態化,IP劇不論體量大小,播出到中段基本都會來一波“超前點播”。
基于平臺技術優勢,不少IP劇在粉絲體驗感上下功夫。《愛情公寓5》將互動劇、VR劇、豎屏劇、極速版內容不斷更迭,帶給觀眾不少新的體驗;《龍嶺迷窟》趁熱推出的互動劇《最后的搬山道人》,讓受眾擁有“上帝的視角”,一路游戲闖關。
在跨界內容衍生上,IP劇也邁出了重要一步。《鬢邊不是海棠紅》的劇綜聯動成為上半年IP劇內容跨界、創新玩法的一大亮點。劇集熱播期間,聯動當代“女老生”領軍人物王珮瑜,打造了中國首檔京劇脫口秀節目《瑜你臺上見》,通過熱播IP作品“劇綜聯動”的模式,為中國傳統文化搭建當代表達的舞臺。
2、輕體量甜寵、懸疑IP炙手可熱
上半年,《三生三世枕上書》《龍嶺迷窟》《清平樂》等頭部IP屈指可數,劇集市場上活躍的更多是輕體量的非頭部IP作品。其中甜寵和懸疑兩大類IP表現尤為突出。
可能因為疫情影響,現實太苦了,所以上半年劇集市場甜度頗高。無論是古裝作品還是現代作品,甜甜的輕體量愛情IP都成為劇集市場的寵兒。統計顯示,上半年上新IP劇中,甜寵愛情類劇集占比高達40%,且垂類多元。
從盈利方式來看,分賬劇中甜寵IP成為絕對主力。云合數據2020H1分賬劇TOP10榜單上,甜寵類IP作品占比達到60%,且全部位于榜單前列。《少主且慢行》,憑借獨樹一幟的沙雕中二風格收獲了超7000萬的分賬金額;《小女上房揭瓦》上線僅1個月分賬金額已突破2000萬;《人間煙火花小廚》的“種田+甜寵”更是創造了億級分賬的新天花板。
從垂類來看,甜寵IP打破年齡壁壘,不僅有《致我們甜甜的小美滿》常規青春校園劇,還有《冰糖燉雪梨》這類聚焦冰上運動的競技類愛情,《奈何BOSS要娶我2》《奈何BOSS又如何》《幸福,觸手可及》等都市職場戀,更出現了《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等姐弟戀作品,甚至連大齡女性的戀愛都甜度滿滿,比如《誰說我結不了婚》。
與此同時,懸疑類IP作品的表現真的讓人驚喜。
首先從時間限制來看,懸疑類IP本身原著長度有限,改編成影視作品,在整體長度上確實不占優勢,但是今年上半年,短小精悍的懸疑類IP改編劇卻極度出彩。年初只有12集的《唐人街探案》,雖然爛尾,但前兩個單元真的圈粉不少,可以說為懸疑類IP作品開了一個不錯的頭。4月初,只有18集的《龍嶺迷窟》上線,快節奏推進,干貨劇情讓“鬼吹燈”系列IP劇集改編再創佳績;而前不久愛奇藝迷霧劇場率先上線的兩部作品,一部改編自東野圭吾的經典IP《綁架游戲》,一部改編自紫金陳《壞小孩》;對標同期上線的非IP改編懸疑作品,《十日游戲》《隱秘的角落》這兩部都只有12集的短IP劇,可以說口碑流量雙贏。
其次,懸疑類作品在垂類多元上也在不斷開拓。除了懸疑探險,上半年涉案類IP作品表現也很亮眼。年初以「白夜追兇大表哥」出道的《重生》,雖然沒有達到觀眾的預期,但整體討論度卻不低;改編自真實事件的《獵狐》和改編自呂錚同名小說的《三叉戟》,則讓經偵類IP火了,原來,涉案懸疑,不靠離奇命案也能吸引觀眾。
輕體量IP成風口,影書同步造爆款
隨著頭部大IP逐漸開發殆盡,輕體量的腰部IP逐漸成為IP改編市場的主力。從上半年輕體量IP的活躍度來看,接下來一段時間劇集市場上輕體量IP依舊受歡迎。在上半年的IP劇市場上,IP價值官(IP-Valuer)還發現不少類輕體量IP的原創劇集,這些劇集雖然是原創劇本,但自身IP意識鮮明,不少爆款作品都走上了影書同步的道路。
1、輕體量IP的高性價比優勢
高性價比是輕體量IP的天生優勢,而這份優勢會給參與項目的各方都帶來利好。
首先,買賣雙方市場來看,長尾潛力不可忽視。在IP市場上,輕體量IP賣價本身并不占優勢,與頭部IP版權價格相比,輕體量IP從源頭上就沒有什么競爭力,但是頭部畢竟是少數,從賣方市場來看,輕體量IP勝在數量上,即使單價不高,但也架不住量大;從買方市場來看,頭部IP,從源頭購買價格就“高人一等”,注定只有實力相對雄厚的公司才能吃得下大IP,而影視行業卻遍布中小企業,對于眾多中小企業來說,與其把錢砸在一部高風險的大IP上,不如分散風險,多買幾部輕體量IP,只要有一部能成為圈層爆款,生意就不虧。
其次,從投入產出比來看,輕體量IP的高性價比優勢十分鮮明。從已有輕體量IP作品的陣容來看,主創團隊相對年輕,尤其是演員,大部分主演都是新人,片酬成本大大降低。對于新人演員來說,能在眾多輕體量IP中擔綱重要角色,也是對自身業務能力的磨煉。
與此同時輕體量甜寵劇,即便是古裝,后期制作成本也遠沒有大玄幻類成本高;從政策風險來看,輕體量IP類型相對多元,如果一種類型面臨政策緊縮,那么其它類型可以迅速填補空位,減少損失,當然這就要看IP操盤手的眼光如何。
2、類輕量IP爆款,影書聯動成趨勢
上半年上新作品中,不少原創劇集從名稱開始就極具IP品相。比如《暖暖,請多指教》,不禁讓人聯想起游戲IP《暖暖環游世界》,也很容易讓人想到待播IP劇《余生,請多指教》;《傳聞中的陳芊芊》《暮白首》等作品,一眼看去像極了網文改編作品。
這些類輕量IP作品,不少也成為了圈層爆款。比如最典型的《傳聞中的陳芊芊》,這部作品雖然不是傳統IP改編作品,但無論從題材還是造型上都網感十足,也憑借反套路沙雕屬性成為初夏爆款,連續多周位列網劇綜合評分榜首。
當然這樣的爆款劇,把自身打造成了一個IP,不僅成為各大網站衍生同人創作的原始土壤,自身也上線劇集同名小說,讓廣大粉絲追劇刷書兩不誤;女主陳芊芊的紅衣造型,更成為全網COS、討論的熱點,營銷又搭上“憤怒的小鳥”這個大流量IP。自身影書聯動、極具IP意識,再借力知名IP,《傳聞中的陳芊芊》一開始就是奔著造IP去的。
統計顯示,2020上半年至少有14部作品真正走上了影書聯動的道路,其中不乏《新世界》《下一站是幸福》《暖暖,請多指指教》《傳聞中的陳芊芊》《局中人》等熱度較高的作品。還有更多作品,正在影書聯動的路上。
結語
2020年上半年,劇集市場上,IP劇臺網雙平臺發力,不僅在數量上實現了突破,質量上更是集體向前一步,輕體量IP極度活躍,甜寵懸疑花式吸睛,可以說回歸理性后的IP市場,開始真正成長了。
從下半年待播片單來看,《狼殿下》《燕云臺》《余生,請多指教》等觀眾高期待IP作品還未上線,《河神2》雖然口碑不及預期,但創新了邊看邊打賞玩法,即將播出的《盜墓筆記重啟之極海聽雷》也在劇集上線前開啟了線下展……
如今的IP劇,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粉絲經濟”效應加持就能站得住腳的,大IP從故事到制作,必須全線用品質說話;輕體量IP也要“小而精”才有機會贏得圈層受眾的心。
關于CLE中國授權展
作為亞洲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專業授權貿易展會,中國授權展(China Licensing Expo)由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自2007年開始舉辦,至今已成功舉辦13屆,被公認為在中國市場上開展授權業務的最佳商貿平臺。為國內外最具影響力、最熱門的IP授權項目提供了與各行業優秀制造商及零售商面對面深入溝通的機會。
關于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
協會成立于1986年,是中國唯一的全國性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社團組織,是中國政府指定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在國際玩具工業理事會(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監事會成員,同時,也是政府、企業、媒體和消費者認可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的代言人。
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會員包括在中國境內從事玩具、嬰童用品、模型和游戲的生產、銷售、設計、檢驗、教育等相關業務的跨地區和跨部門的各類企業。
本文分享艾瑞網,IP價值官,不代表本平臺觀點,轉載好文目的在于增進業界交流。掃描二維碼關注【CLE中國授權展】訂閱號了解更多行業資訊。CLE中國授權展2020年10月21-23日上海開幕。